血的教训
&ldqu;公司和你签订劳动合同了吗?&rdqu;答:&ldqu;没有。&rdqu;&ldqu;为什么不签订劳动合同?&rdqu;答:&ldqu;擦几天玻璃,没必要。&rdqu;
连日来,记者遇到擦玻璃的家政服务人员都要问相同的问题,答案几乎千篇一律。
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双方就构成了雇佣关系,对因工受伤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都应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因为家政公司和雇主提供的安全设施不到位而导致意外发生,家政公司和雇主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家政公司派出的擦玻璃工人发生不测该怎么办?
2004年1月2日,银川市兴庆区联信家政服务公司派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雇员王彩霞擦玻璃。她不慎从二楼摔下,造成颈椎骨折致四肢瘫痪。后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这一家政公司赔偿王彩霞32.4万元。
2010年1月18日下午,一位从事家政服务的妇女在银川市中房&middt;牡丹园小区6楼擦玻璃时,不幸坠楼身亡。和死者王某一起干活的陈女士说,她们擦玻璃时没有采取任何安全保护措施。
血的教训,似乎并不能唤醒这个行业对安全的重视。
2012年春节前夕,银川市的家政市场生意异常火爆。记者采访时发现,家政人员在为居民擦玻璃时,依然很少有人系安全带,安全系数几乎为零。
擦玻璃就该捏着一把汗?
1月16日,记者在银川长城花园看到两名家政人员正在一个4楼住户家擦玻璃,这两名家政人员都没有系安全带。其中一位将大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擦玻璃,看起来十分危险。她说&ldqu;我们没有专门的安全带,只要小心点就不会出意外。&rdqu;
&ldqu;我家住在6楼,前不久联系了一个家政公司的人员擦玻璃。两名家政人员蹲在窗台上擦玻璃,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我感到非常害怕,不得不时时提醒她们小心。&rdqu;家住长城花园的王女士认为,家政公司应该为每个家政人员提供安全带,以免发生意外。
在走访家政公司过程中,记者发现,不仅家政公司没有提供安全保障措施,来找活的很多擦玻璃工人自己的安全意识也十分淡薄。
在采访中,有名干了4年家政的女工说。&ldqu;擦玻璃确实危险,每年挣上钱回家后,回想惊险的一幕幕,总有些后怕。&rdqu;有一次,她在4楼擦玻璃,探出了大半个身子,跨出窗外的脚突然一滑,她浑身吓出了冷汗,幸亏没有发生意外。&ldqu;干我们这行,就得多积累经验,多加小心才是。&rdqu;
&ldqu;空壳&rdqu;家政,忽视安全成常态
根据《中国家庭服务业行业规范》的相关规定,家政公司的经营者应该在服务人员上岗前对其进行基本服务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由于银川很多家政公司是&ldqu;空壳&rdqu;,这些培训根本无法落实。
记者了解到,银川市家政市场零门槛就可以招揽生意,从业人员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独自揽活。许多家政公司为节省开支、逃避责任,一般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由于家政服务的雇方是家庭而非企业,劳动监察部门无法监督,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家政公司使用的员工,也多数是临时雇用。
&ldqu;当天打扫卫生安排不上人,请家政人员必须提前向公司预定。&rdqu;现在,你如果拨通任何一家家政公司的电话,几乎所有答复都一样。据一位熟悉该行业的业内人士介绍,所谓的&ldqu;预定&rdqu;,其实就是给家政公司一个缓冲期,留足时间临时到劳务市场请家政员。
某家政公司的值班人员说:&ldqu;其实所有公司都没有固定员工,多数是采取一托二、二托四的方法临时找人,或者到劳务市场临时雇佣。因为培训了员工也未必有活可接,所以干脆不培训,还能省钱&rdqu;。
想来就来,不想干就走,也是目前多数家政工人的从业心态。同心县张家塬的张女士,每逢春节前就来银川擦玻璃挣过年的钱。她说&ldqu;擦玻璃的大多来自农村,只是临时挣点零花钱。谁还为这个专门接受安全培训呢?&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