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窦红梅)今年 &ldqu;龙宝宝&rdqu;扎堆出生,使得市场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大增。昨天,市工商局12315和市消协96315联合盘点显示,春节过后,本市消费者对家政业的投诉也随之升温。
消费者李女士雇了一位保姆,合同约定服务期为一年。但刚服务两个月,保姆以家中有事为由中途离开。李女士与家政公司多次沟通,希望尽快再分派保姆继续服务或者退还服务费,但该公司一直置之不理。另一位郭女士准备要生宝宝了,提前谈好的月嫂却临时涨价,在价格未谈妥的情况下一走了之。
还有一位消费者孙先生雇了一位保姆,由于未经岗前培训,保姆连日常家用电器也不会使用。孙先生认为保姆不能胜任工作,不想继续接受服务,便提出退还服务费的要求,商家却不予退款。经工商人员介入调解,商家才最终同意为孙先生办理退费。还有的消费者反映,有的家政人员顶着&ldqu;星级&rdqu;保姆的光环,消费者花高价聘请后却发现,保姆定为什么星级完全由公司掌握,有的仅仅经过简单的十几天培训就被评了星级,却连最常用的营养餐都不会配置。
统计显示,工商和消协上月共受理家政服务投诉45件,主要问题包括家政公司拖延或者不予提供服务;不按合同约定提供合格的服务;家政人员未经过岗前培训,或不具备上岗资格;家政人员自身原因导致中途解约后,家政公司不予继续提供服务。工商部门提示,市民雇用家政服务人员尽量要找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最好签订家政服务合同。
相关新闻
要投诉不必非等&ldqu;3&middt;15&rdqu;
本报讯(记者 窦红梅)临近&ldqu;3&middt;15&rdqu;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消费者投诉开始出现上升态势。昨天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每年都有一些消费者投诉专等3月15日,认为这一天投诉经营者才能痛快解决问题,却为此错过了&ldqu;三包&rdqu;有效时限。
市工商局12315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对往年受理情况统计分析发现,&ldqu;3&middt;15&rdqu;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因超过法定受理时限无法受理的投诉占一定比例,如2011年2月至3月共接到此类电话200件之多。
北京消费者王女士购买了一部手机,随后出现按键失灵的故障,商家一直拖延修理。李女士认为&ldqu;3&middt;15&rdqu;投诉的问题就一定能解决,所以一直等到去年3月15日才进行投诉。可此时已超过了手机的三包有效期。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市工商局12315和市消协96315热线实行365天工作制,消费者遇到消费纠纷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一旦超出三包有效期等法定受理时限,将无法投诉,权益损失也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