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围绕昆明&lsqu;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rsqu;,家政服务业要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就要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家政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技能,学习先进知识经验。&rdqu;昆明第二届&ldqu;十大杰出创业女性&rdqu;获奖者、昆明阿惠家政服务中心主任毕惠仙说,家政服务不仅要在&ldqu;量&rdqu;上发展,更要在&ldqu;质&rdqu;上发展,即不仅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还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家政服务员,为建设现代新昆明添砖加瓦。
1996年,29岁的毕惠仙下岗后做过十几种工作,开过小杂货店,正当生意渐上轨道时惨遭家庭变故,她不得不将杂货店转让。为维持一家人生计,毕惠仙到职业介绍所找到了一份家政服务工作——为一位刚做过手术的大妈进行护理。
&ldqu;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护理,大妈的身体渐渐康复,我的付出也赢得了大妈和她家人的尊重。然而,周围的人却用另外一种眼光看我,&lsqu;堂堂一个大学生,竟做这种又脏又累侍候人的事&rsqu;。在别人的挖苦中,我受了不知多少委屈。&rdqu;毕惠仙说,从前做家政是为了生存,现在家政已成为一份事业、一份责任。
毕惠仙说:&ldqu;在工作中我使出浑身劲儿勤奋地求教,认真记下服务要领和每次的服务内容。熟能生巧,我终于以服务质量赢得了客户的肯定,点名要我做家政的人也越来越多。&rdqu;
&ldqu;想到还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下岗姐妹,我决定把她们组织起来,带动她们走出一条再就业的新路。于是,我创立了昆明市阿惠家政服务中心。&rdqu;
毕惠仙坦言,创业虽然艰辛,但她却因为这个过程找回了自信和充实。&ldqu;曾经苦苦找工作的我,现在却能帮助更多的人拥有工作,共同在家政服务这片天地驰骋,那种感觉让我非常幸福。&rdqu;毕惠仙说,&ldqu;做家政不低人一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人只要凭正当劳动养活自己,同样是光荣的。&rdqu;
&ldqu;其实,家政服务不是简单的劳动、粗糙的活计,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不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要做好是不可能的事。&rdqu;毕惠仙说,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他们家政服务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ldqu;我们要加快&lsqu;科学发展&rsqu;,就要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加强员工对家政服务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rdqu;毕惠仙说,每个月她都会组织员工参加资格考试培训,每周在中心内部定期组织中心内部的培训,并且还会针对每天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日常指导。
毕惠仙进一步解释说:&ldqu;就是一般人认为最简单的清洁工作也有讲究,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行。比如洗涤不同质地的衣服,需要知道水温、洗涤方式等,熨烫衣服的方式有好几种,这些都是有技术含量的活,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高科技家电的使用,单凭对工作的热情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好工作,家政服务必须跟时代共同进步才行。&rdqu;
&ldqu;我们家政中心的所有管理层都要到一线去做家政工作,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会更快、更全面地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也只有自己快速进步才能带领好一个团队。&rdqu;毕惠仙说,未来她还要吸纳更多的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未就业大学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把家政中心的业务做精做强,通过拓展业务来开创事业的&ldqu;第二个春天&rdqu;。&ldqu;比如让员工去学习饮食的营养搭配、幼儿教育等,研究更先进的管理系统软件,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加强培训,并多跟省外家政服务业发展较好的企业学习经验和技术。总之,企业也要将&lsqu;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rsqu;融入到企业进步的每个环节中。&rdqu;
对于&ldqu;和谐发展&rdqu;,毕惠仙也有自己的理解。毕惠仙的家距离办公地点只有10分钟的车程,但10年来她从没回去住过,一直和员工吃住在一起。她说,家政中心是个家,她是家长,要和自己的员工同甘共苦,关心、关爱自己的员工,企业才能和谐发展。
多年来,毕惠仙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无私地把家政服务的经验传授给广大下岗失业职工,足迹遍布云南省16个州市,带动了一大批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实现了再就业,走上家政服务岗位。她说:&ldqu;是因为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才走到了今天,所以我也要不断地回报社会,帮助更多的人解决后顾之忧,为昆明的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rdqu;
毕惠仙表示,家政服务能解决千家万户的后顾之忧,要实现这个行业的跨越发展,就要不断加强对家政中心的管理,倡导诚信经营,规范经营行为和用工行为。通过发展家政服务,为家庭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努力吸纳更多劳动者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维护好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昆明乃至云南的家政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转自: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