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又叫艾灸,属于针灸大范围的一种。中医认为,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ldqu;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rdqu;。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及养生保健的作用。
夏天来了,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耐热度也随之提高,此时实施温灸比较方便且不容易被烫伤,并且,中医上历来有&ldqu;冬病夏治&rdqu;的说法,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用温灸疗法调节体内阳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 袁坚荣
温灸治病养生5法
暖胃健脾: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用艾条灸足三里穴5-10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取穴时,屈膝或平卧位,将四指并拢横量,在外膝眼直下方四横指、胫骨边缘处取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灸疗可改善胃痛、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治疗胃病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施灸2到3个月;保健养生可每周1-2次。
补肾固元:用艾条灸关元穴5-10分钟,或用艾罐灸30-40分钟。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指下缘处取穴。长期施灸有理气和血、补肾固元之功效,能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及妇科疾病。
治疗疾病隔日1次,连续施灸1个月;保健养生可于每年夏秋之际施灸一次。
止咳:用艾条温和灸肺俞穴20-30分钟。该穴位于背部,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灸疗该穴可改善气喘、咳嗽、鼻塞等症状,对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每天1-2次,7-10天为一疗程。
治疗偏头痛:用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列缺穴5-10分钟。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位于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灸疗可改善落枕疼痛和偏头痛,预防颈椎病,对感冒咳嗽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定神安眠:临睡前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上床仰卧,由他人将清艾条点燃,对准足底涌泉穴施行温和灸,双足每穴各灸15-20分钟。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温灸4个基本施法
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治疗或保健的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左右,进行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位熏灸,距离皮肤3厘米,至局部有灼热感时,在此距离做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以局部潮红为度。
间接灸:施灸时,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生姜、蒜片、食盐、附子等物隔离,可以增强功效和减少刺激。生姜、附子可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
艾罐灸:把艾叶磨碎了之后做成艾绒,装进带小孔金属罐子里,点燃艾叶,把罐子装入小布袋,再包一层毛巾,然后放在穴位上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发热为宜。
推荐4个养生穴位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
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ldqu;住宿&rdqu;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此段节选自《上海家庭报》,作者/伊诗)
温灸9个注意事项
1 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 温灸后,不要立即冷水洗手或洗澡;
3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4 要循序渐进,初次施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
5 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晕灸症状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6 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7 空腹及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8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9 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
<